來源:2021-02-02
瀏覽:(946) 點贊:(11) 評論:()
打造活潑向上的校園文化,充分發(fā)揮學員的特長,提升學員的全面素質,展現中部學區(qū)少兒風采,讓學員度過幸福、平安、安全的六一國際兒童節(jié),為了保證慶祝六一活動順利開展,確保安全,制定本預案。
打造活潑向上的校園文化,充分發(fā)揮學員的特長,提升學員的全面素質,展現中部學區(qū)少兒風采,讓學員度過幸福、平安、安全的六一國際兒童節(jié),為了保證慶祝六一活動順利開展,確保安全,制定本預案:
一、成立慶六一活動安全工作領導小組
牢固樹立安全,重視泰山、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,重視安全保障,在慶典活動中應對各種突發(fā)事件。因此,學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:
組長:鄒穎
副組長:顏永華、袁勇
會員:穆錢海、滕玉梅、趙燕、何星偉、楊亞玲、李春艷、李春容、各班主任
二、活動時間:2014年5月29日
三、活動場地:東皇一小操場
四、受眾:東皇一小全體師生、中部學區(qū)轄區(qū)參加學生、團隊老師和領導。
五、本次六一活動安全應急措施
1、2014年5月26日召開全體教師會,要求教師提高安全防范意識,班主任強調活動期間學生的相關安全工作。
2、2014年5月28日下午,各班召開班會,加強學生安全教育。各班主任應再次對該班學生進行相關安全教育,特別是教育學生遵守活動組織紀律,發(fā)揚謙虛的精神,在活動中不要亂扔水果紙屑,保持校園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。對飲水飲食衛(wèi)生安全、防暑安全、來學?;丶彝局邪踩冗M行教學強調,嚴禁在活動時間內擅自離校,班委干部組負責監(jiān)督同學行為,政教所安排學校團隊協(xié)助班主任進行本班學生安全工作。
主要教育內容
(1)活動期間學生不得離開校門。
(2)教育學生不購買零食,活動期間不吃零食。
(3)防止學生將管制刀具和危險物品帶入校園。
(4)演出期間遵守全場紀律,保持低調,不隨意行走或站立。
(5)保護校園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不亂扔果皮紙屑。
(6)同學之間要謙虛,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吵架,有事活動結束后要與班主任溝通。
(7)學員必須按時上學,活動結束后必須按時回家,到家后用電話或短信通知班主任。
3、班主任是班級安全第一責任人,科任教師是班級安全第二責任人。
4、各班主任應隨班管理,不得隨意離開,科任教師也應隨班管理。
5、活動結束后,各班徹底清理,班主任組織本班學員進入課堂檢查學員人數,再次進行回家途中的安全教育,有序放學。政教所組織衛(wèi)生監(jiān)督工作人員班衛(wèi)生情況,將檢查情況納入第三學月班量化評估。
6、發(fā)生事故時,應及時向相關領導匯報并與家長溝通,積極處理。
7、班主任要做好活動期間的相關安全教育記錄。
8、隨時控制學生情緒,避免情緒失控。
9、注意特殊貴重物品由專家管理,防盜、防損。
10、物流要準備好防暑等必備藥品。
11、各學校領導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,加強參加者的安全教育工作,切實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,活動結束后計算學生人數,安全地把學生帶回自己的學校。
12、活動時間內門衛(wèi)負責人必須在工作場所,嚴禁學生離開校園,嚴禁社會人員和車輛進入校園。
13、活動結束后,各組人員必須保管財產。
14、任何教師發(fā)現異常時,及時撥打應急電話,進行能力救護和處理。
六、安全工作人員安排
1、活動安全工作總負責人:顏永華,合作:穆錢海、趙燕、李春燕、李春容
2、班級活動安全、紀律負責人:護理學校團隊、各班主任和各科教師
3、交通安全:何星偉
4、突發(fā)和傷害事故處理:顏永華、袁勇、趙燕、穆錢海
5、學生集體疏散:滕玉梅、楊亞玲
七、安全人員職責
各類工作人員加強安全檢查,提前排除隱患,在活動中堅守崗位,保持通訊暢通,報告及時,根據《學校安全緊急狀態(tài)緊急工作預案》和本次活動安全預案,履行各自責任,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,相互配合,重點防止擁擠踩踏、中毒、中暑、溺水、交通等事故發(fā)生。
如果在次活動中發(fā)生責任事故,會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。
八、注意事項
(1)有事要冷靜,措施要果斷。
(2)處理集體事件的原則是迅速平息,減輕傷亡。保護學生,控制事態(tài)。
學校向教育局、東皇鎮(zhèn)、城西派出所匯報六一活動安全應急預案,并向城西派出所提交警方理賠,在學校門口、校園內安排警力,確保師生安全。
東皇鎮(zhèn)第一小學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職業(yè)病網”的所有作品,轉載請注明“來源:職業(yè)病網”。
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職業(yè)病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相關作品刊發(fā)之日起30日內進行。
上一篇:小學生日常行為安全教育教案
上一篇:小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計劃
延伸閱讀
發(fā)表評論:
評論